top of page
20230630-06.jpg

Le Jardin d’eau

主持設計|洪蕊蕾

製圖與工程監造|洪蕊蕾

攝  影|三川二目空間攝影-lllooimage

設計面積|18

房屋狀況|舊屋翻新

WHAT

​私人住宅空間

WHERE

台中市

WHEN

2023

【靜水深流,為生活種一座花園】

靈感自莫內名作「睡蓮」的創作地-位於Giverny的水花園。

在藝術的歷史中, 綠色是伴隨著印象派的產生而大量出現的。

20230630-08.jpg
20230630-24.jpg
20230630-23.jpg
20230630-16.jpg

進入室內第一眼的安定,低彩度的牆面與光影漸層,溫柔地包裹住回家的情緒。為了避免傳統玄關的壓迫感,我們退去立面隔斷,改以材質變化與地面引導,創造流動但有秩序的轉場。入門後視野通透,讓空間的第一印象,是開放而安心的。

20230630-07.jpg
20230630-19.jpg
20230630-17.jpg

【留白,是給生活最好的框景】

色彩不只是裝飾,它牽動著空間的節奏與情緒。主要牆面我們選用了「七岩」的灰色泥質塗料,在日與夜、光與影之間,展現不同的層次與表情。這樣的色彩搭配低彩度的灰白地坪,讓整體空間有了更深的呼吸感,彷彿時間也慢了下來。

窗簾則選用全遮光布料,布身長度設計拖地一公分,讓垂墜的線條更為自然柔順。與霧綠牆面構成一種溫柔層疊,日光灑落時,有如布幕緩緩展開,微光的光影在空間中輕輕游移,像一場靜態舞蹈。小陽台是空間的轉場,也為生活預留喘息的節奏。柔光能自在灑入,也讓空氣與情緒有了流動的餘地。

深墨綠的櫃體作為空間的錨點,將日常物件收納進更有美感的秩序之中。它沉穩卻不沈重,在這片留白的生活舞台裡,扮演著恰到好處的配角。

20230630-05.jpg
20230630-03.jpg
20230630-22.jpg
20230630-22.jpg

【節奏轉換,靜中有聚】

空間的節奏,需要有收有放。在靜謐的氛圍中,安排一處能圍聚交流的節點,是居家生活中的情感核心。餐廳選擇圓桌配置,象徵平等與親密,讓每一次相聚都能自然展開對話,回應家的本質。

沿牆面設計的吧檯結合雜誌層架,不僅提供機能性的收納與展示,也讓空間多了一份閱讀與沉澱的可能。這裡既是早餐角落,也是工作與社交的過渡平台,為日常留下彈性的餘白。

上方配置極簡黑色吊燈,在灰綠牆面背景前形成沉穩而有張力的視覺錨點,燈光落下,如舞台的一束聚光,靜靜捕捉著生活的片段時光。

家具挑選以線條輕盈、造型俐落為原則,開放的布局讓動線更為流暢靈活,為生活保留更多自由與舒適的空間。

20230630-11.jpg
20230630-15.jpg
20230630-12.jpg
20230630-14.jpg
20230630-13.jpg

【光影穿廚,動線如詩】

開放式廚房打開縱深感,視線與光線自然延展。上下櫃以深淺對比排列,穩定重心,也讓空間更具節奏。廚房區牆面利用刷漆處理原本的老舊磁磚,節省預算的同時也保持質感。

 

收納設計講求藏與露的比例拿捏,常用器具可快速取用,其餘歸位有序。人造石檯面耐磨好清潔,是實用與美感兼具的工作平台,承載的不只是烹飪,也是一家人的互動時光。

20230630-27.jpg
20230630-26.jpg

臥室以奶油灰與淺木色為主調,搭配裸膚粉窗簾,柔化建築線條;東向採光引入自然晨光,搭配低彩度牆面,有效放大空間感並提升心理舒適度。天花與樑柱過渡以弧形修飾,降低壓迫並形塑視覺流動。 這不是一間裝修過的房子,而是一座慢慢盛開的水花園。每一道光、每一片留白,都為居住者寫下一段關於「靜與流動」的日常詩篇。

台中市南屯區大墩十四街138號

Tel 04-2327-0556

© 2018 by 夏新建築攝影工作室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社群LINE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