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流圓 NURO
主持設計|洪蕊蕾
製圖與工程監造|李沛蓁
攝 影|三川二目空間攝影-lllooimage
設計面積|30坪
房屋狀況|新成屋
WHAT
私人住宅空間
WHERE
台中市
WHEN
2024



此案位於苗栗竹南,是充滿想像力和美感的女業主,寵愛太太的男業主,以及可愛的女兒共築的愛巢。我們接手本案時,已經是將四房客變為三房的狀態,因為客變屋況沒有考量到更衣室與儲藏室需求,得要重新一一梳理,先是卸下了主臥與更衣室之間的牆體,形成一間全然通透的場域,也要重新思量儲藏室合宜的位置。
我們一直將「家如其人」,作為每一次解構新居的底蘊,盡可能捕捉屋主細微的喜好、生活態度,透過一筆筆慢描入室,使得家景揉製於設計獨特性之餘,各隅不僅伏藏有溫暖,在綺思夢幻之間,多了一些少女的如詩之美。
【多機能性空間共構,組合完美公領域】
一開始設計時,首要考量的便是如何在原有空間構成中,加入足以容納一日常收納的儲物間,且需緊鄰機能區。然而,由於餐廚兩區無法再行切分,若將儲物間設置於書房後側,玄關一入門便會因牆體增厚、外凸而壓縮公領域的空間感。為避免此問題,我們巧妙利用玄關入門側角這一視線可略過之處,透過隱藏門的設計,將儲物間隱藏於客廳電視牆後,達到美觀與機能兼備的效果。

【 妝點質感,協調貫穿全室】
本案回歸材質原始肌理、原始線條的鋪敘,一如電視牆、吧台、書房均採以摻有雲母顆粒的礦物塗料塗刷,儘管是粹白色系,但有著隱微的凹凸面,手觸質感有樸拙之美,不生冰冷感之外,屋內也帶入女主人喜愛的無接縫塗料,相互完美映襯。

由於玄關坪數小,我們不僅考量實用機能之外,更期望家營造一處貼近心靈的角落。團隊盼望在入門處,讓心有一地空餘,得以停留放空。地坪採用無接縫設計,提升整體柔和感,並順勢延展至對側陽台邊緣,刻意以流線造型鋪陳,彷彿沙灘綿延、海潮輕拂。上方懸掛一盞歸鳥吊燈,為空間增添詩意氛圍。



一道從玄關漫生的主牆,劃過了優柔曲線,除了透過弧線,使壁面顯得輕盈之外,順由弧面角度,讓視覺可以輕輕略過,目光將由主牆輕輕帶往陽台一側。

為使牆體自然順接至陽台一側,特別設計了架高區域,讓動線更加流暢,同時維持儲藏室的收納與過道保有最佳的通暢。線性光源沿著礦物漆面柔和綻放,勻亮的光暈為空間增添和諧而細膩的氛圍。

為了搭襯一屋浪漫樣態,與其說選入相映色系的家具,不如說是希望創造一種包容度,盛滿於場域之中,一如女主人喜愛盤腿乘坐在沙發上,便選入有著溫柔包覆感、棉織材質沙發,隨時都能感受到舒適與放鬆的承托感。

在進入廚房上方,因為與用餐區產生了高低差,為消弭兩域衝突感,特意以柔弧天花,收束為轉折,餐桌由懸浮的餐備櫃為背景牆,選入一張大而闊面六人座餐桌,正是要滿足女主人日常的揮毫興趣,方便鋪開宣紙,選以陶板材質為桌面,有效避免墨跡暈染,又具有實用性與美感。


與廚房相呼應,書房入口前的私領域廊道採用圓拱頂設計,巧妙劃分空間,同時增添層次感。為使與客廳形成一體的開放式書房,以呈現輕盈通透的效果,展現了空間的延展性與和諧感。

書牆採細格柵門片為底,長達兩百公分的訂製書桌,僅由中央支腳支撐,特意讓左側懸空的設計,凸顯空間的視覺通透性,同時完美平衡了空間張力與質感。



屋主傾心美式質調,但仍希望跳脫傳統風格語彙,便引挹簡約線板,揉製小法式上下跳色手法,在床背牆,一側帶入燈條、一側掛置吊燈,巧引「點與線」的平衡概念,地坪再鋪襯人字拼,一展異國氛圍。

起初客變時,原四房改為三房,但顧及採光不善及隔間需求不多,將空間作為更衣室。順由曲面造型,形塑了一處停留區域、遮擋主浴門,得以放置汙衣籃。

期望更衣室是獨立一隅,便利用弧線,將不同平面的兩域連結,既分域又舒展,消解壓迫感。


同時為了將臥眠區與更衣室串連,由緩動的柔弧鋪敘為面,捨去冗雜的轉折與尖銳角度,構築出和諧流暢的過渡氛圍。穿越圓拱頂門洞後,即可通往另一機能區域,展現空間彼此對話的層次與連結感。

女兒正值國小階段,傾心稚嫩的粉彩色系,為盼設計以此為基調,融入能隨著她成長的元素,使空間能夠自然跨越不同的學習階段,兼具童趣與長期適用性。


粉色調加入不同彩度,由層層曲弧勾勒圍繞式床包板,盡顯女孩獨特且柔美的氣質。
男孩房以悠揚藍⾊調鋪設,打造屬於⼩主⼈的靜謐時光。結合書櫃和衣櫃,在⼩空間中實現多元的收納需求,將使⽤坪效最⼤化。